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精准滴灌”普法让法治宣传实起来、活起来

体育正文 237 0

“精准滴灌”普法让法治宣传实起来、活起来

“精准滴灌”普法让法治宣传实起来、活起来

潮新闻客户端(kèhùduān) 记者 高敏 通讯员 林慧慧

从(cóng)城镇社区到离岛(lídǎo)渔村,从婚姻纠纷(jiūfēn)到涉渔纠纷,从海岛巡回审判到“共享法庭”集群……近年来,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法院立足海岛实际,着力丰富拓展法治宣传手段、内容和范围,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真正贴近群众需求,促进更多群众增强法律意识、提高法治素养(sùyǎng)。

“嵌入式(qiànrùshì)”的普法阵地

“为什么法官要敲‘槌子’呢?”2024年(nián)8月20日,小朋友们在老师的陪同(péitóng)下,来到洞头法院(fǎyuàn)参加“春泥计划·小度学堂”暨“小海霞”儿童观察团普法活动,“零距离”接受法治教育。

在法院干警(gànjǐng)的介绍(jièshào)下,小朋友们先后参观了“洞法号”船型展厅、诚信诉讼倡导馆、“廉舟”法纪教育基地等法院特色文化阵地,揭开(jiēkāi)了法院的神秘面纱,零距离感受法院的庄严肃穆与司法的公平正义。

“现在开庭!”伴随着清脆的(de)(de)法槌声,一场“未成年人健康权纠纷案件”的模拟(mónǐ)庭审正式开始。在庄严肃穆(zhuāngyánsùmù)的法庭氛围中,小朋友们(men)身临其境,迅速融入(róngrù)“审判长”“书记员”“原告”“被告”等庭审角色,从(cóng)庭审准备、法庭调查、法庭辩论、案件评议到最终宣告判决,完整地模拟了案件审理的全过程。通过“沉浸式”的庭审体验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到庭审的细致严谨,学习了解案件审判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法律原则及程序。

模拟法庭结束后,法院干警与小朋友们对庭审过程(guòchéng)进行了“复盘(fùpán)”,解答了他们在庭审过程中的疑惑。

“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律?”“日常生活中(zhōng)大家有没有遇到过‘免费领游戏装备’‘领取明星福利’等广告,是不是很有诱惑力?”伴随着法律小问题,法治小课堂拉开序幕。课堂上(shàng),法官通过播放漫画视频、互动问答及案例解读等方式,以诙谐幽默、通俗易懂的语言,向小朋友们生动讲解了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和反对校园霸凌(bàlíng)等相关法律知识,引导未成年人提升安全防范意识(yìshí),在(zài)遇到困难(yùdàokùnnán)时,学会用(yòng)法律武器保护自己,激发了小朋友们知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热情。

洞头法院“小度学堂”作为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阵地,一直以来致力于特色法治宣传教育,通过设立(shèlì)模拟(mónǐ)法庭、法治道德讲堂、书法论“法”等课程载体(zàitǐ),着力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,扩大法治文化影响力,迄今共接待了(le)1100余名师生。

“家门口(jiāménkǒu)”的庭审课堂

“现在开庭!传被告人到庭。”随着庄严的法槌声响起,洞头法院将法庭搬到了(le)鹿西乡鹿西村文化广场,以巡回审判形式公开(gōngkāi)开庭审理一起案件(ànjiàn),吸引了附近数百名渔民前来旁听。法官对(duì)事实的审查、对焦点的释明、对条文的解释,令群众听得津津有味。庭后(tínghòu),大家还展开讨论(zhǎnkāitǎolùn),“都是乡里乡亲的,坐下来把事情说开就好了”“法官说得对,要多学点法律知识”……

不仅仅在鹿西村文化广场,大门兰湖村委会门口、霓屿下社篮球场等地,都曾经是开庭(kāitíng)的场地。“矛盾在哪里,法庭就搬到哪里,这是(zhèshì)时代的要求(yāoqiú),也是人民的呼唤。”大门法庭庭长庄晓勤说。

近年来,洞头法院在各街道乡镇挂牌(guàpái)设立巡回审判诉讼服务(fúwù)点,运用海岛巡回审判、候潮开庭(kāitíng)、船头审案、渔村街访、法治游园会等形式,以“普通话+方言”双语模式定向开展上门立案、指导调解、法律(fǎlǜ)咨询、法治宣传,提供“点单式”法律服务,推动法治力量资源(zīyuán)下沉、阵线前移、服务前倾。

“潮出圈”的法治(fǎzhì)之声

“如果遇到有人(yǒurén)捕杀(bǔshā)珍稀动物,你会怎么做?”2023年4月7日,在洞头区实验小学里,一场校园采访正在进行。将同学们(men)引入思考(sīkǎo)后,法官用一场轻松(qīngsōng)的知识问答,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堂(yītáng)国际珍稀保护动物普法课。活动结束后,洞头法院“四度天平”工作室自制的《小度来普法—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特刊》普法短视频一经上线,单篇阅读量达230多万,点赞量近5000。

“如何进一步凝聚合力,将审判台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(yánshēn),全方位多层次做好法治宣传教育?”从(cóng)审判席到街头采访,从卷宗到麦克风,法官的“跨界”普法,正以更鲜活(xiānhuó)的方式让法治教育“破圈”生长。

洞头法院(fǎyuàn)创建“四度天平”数字传媒工作室,用数字赋能“法治+传媒”,为海岛捎来法治好声音。四度即政治建设有(yǒu)(yǒu)高度、服务大局有力度、司法(sīfǎ)为民有温度、公正司法有尺度,是工作室创作的(de)核心主旨。同时,以“个人自荐(zìjiàn)+部门推荐+综合测评”方式,推动成立一支由10名青年业务骨干组成的团队,负责剧本编撰、文稿审核、拍摄剪辑等日常运营。

如今,已满“5周岁”的工作室将作品(zuòpǐn)受众定位(dìngwèi)从法院干警逐步扩大(kuòdà)到本地群众(qúnzhòng),同时,充分挖掘法院富矿素材,如海岛(hǎidǎo)巡回审判(shěnpàn)、百岛辑赖等,向群众讲述法院忠诚履职、服务为民的好故事,拓宽四度天平“融媒体”平台的辐射面和影响力。工作室还构建了集微博、微信(wēixìn)、视频号的宣传矩阵,利用丰富案例和普法资源,精心打造普法小剧场、接访式普法、文明播报等三大(sāndà)特色系列作品,扩大社会影响力。工作室成立至今,创作作品达200余件,作品种类10余种,作品总阅读量达710余万,覆盖20余万人次。

下一步,洞头法院将继续坚守司法初心,怀着(huáizhe)公益情怀和奉献精神,深入群众,切实扛起(kángqǐ)普法(pǔfǎ)责任,“深”“活”兼具传播法治好声音,让法治宣传教育“活起来”,接地气、冒热气、聚人气。

“精准滴灌”普法让法治宣传实起来、活起来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